40年的晓士顿中国教会(HCC)之一:教会的成长历程

晓士顿中国教会 (Houston Chinese Church,简称 HCC), 是大休斯顿地区较早的华人教会之一,也是本地最早使用国语崇拜的教会,在本地及周边地区乃至海外都富有影响力。从1975年1月成立以来,到2018年1月已有整整43个年头。

HCC的使命宣言是,“在万民中塑造爱神及爱人的耶稣基督的门徒”。HCC过去42年(至2017年1月),一共有1920人受洗,支持过100位神学生,数十位宣教士,现在正在支持的宣教士仍有20位,最多时的聚会人数近1300。现有约1000人参加主日崇拜,包括英语堂300,国语堂300人,粤语堂100人,青少年堂200人,儿童主日学100人。从她发展出来的教会已经有十所。这些教会现有总人数不少于5000人,影响家庭愈万。

40年来,教会培养了众多的耶稣基督的门徒,并且产生了百余位全职传道人,仅仅从1970-80年代粤语学生团契奉献做传道人的就有40多人。HCC的确是大休斯顿地区的一座灯塔,一座建在山上的城。

40年在犹太人的观念里是一代人的意思。若按20岁成年算起(20岁是《民数记》中统计可以出征者的起始年龄),到60岁,40年正好是一个人最有贡献的阶段。若按中国的传统,40岁正是不惑之年。教会成长至今,能够走过40年而巍然屹立于一方,实属不易。及时总结HCC这40年的成就与经验,有助于体会神在该教会和整个华人教会的心意,帮助我们继续传扬福音,造就门徒,为主作荣耀的见证。

一、HCC的成长历程

HCC是从最初的两个团契开始的。从创立伊始,因着神的恩典,教会经历了快速成长,不仅带领众多华人移民认识神,经历神,以至于成长为被神使用的工人,并且在教会的建立上也硕果累累,很快有了植堂,分出姊妹堂,并且不断有新的姊妹教会产生,成为见证教会增长的一个非常好的实例。

初创阶段

其实,休斯顿地区最早的华人教会还不是HCC,而是成立于1953年的晓士顿华人浸信会。当时的华人浸信会位于休斯顿市中心,是从美国人的First Baptist Church (第一浸信会)的华人事工发展出来的。但是他们原来只有英语崇拜,一直到1979年才开始增加了粤语崇拜,2012年又增设了国语崇拜。

虽然这个教会一直以英语为主,却从1972年1月开始,接纳由主要来自台湾的弟兄姐妹组成的国语崇拜,而正是这个国语崇拜3年后发展成为晓士顿中国教会。这个国语崇拜始于两个国语团契,其中一个是于一平弟兄领导的东南区家庭团契,另一个是李立人弟兄带领的休大学生团契,总共有30余人参加。当时并没有专职牧者,也没有自己的聚会场所。崇拜地点是借用华人浸信会的会堂,每主日下午进行。崇拜人数虽少,但参与服事的人很多,其中一半是同工。敬拜的程序和内容持守传统,包括准备程序单、领会、领诗、司琴、诗班、招待、传奉献袋以及用号码公布奉献。

华人浸信会不但提供场地,还给予了属灵喂养上的帮助。每月第一个主日由华人浸信会张乐天牧师讲道并主领圣餐礼,第二个主日由救恩堂薛春桐牧师讲道,第三个主日由林道绍牧师或同工中的几位轮流讲道,第四个主日由两三位同工作见证。

这个不大的国语崇拜是非常蒙福的,因为有许多著名的牧者为其讲道。除了前面提到的几位,其他讲道者有麦希真牧师和汪国辉弟兄。在1972年至1974年间举办的多次布道会和培灵会中,讲员包括马有藻牧师,林三纲弟兄(1972),王永信牧师,郑果牧师,绍遵澜弟兄,吴勇长老,李秀全牧师,陈仲辉牧师 (1973),以及韩伟弟兄 (1974)。

1974年初,华人浸信会计划搬到城外,搬到610 环路以外,十号公路旁。这样就离市中心和休大甚远。于是同工会决定将国语崇拜搬进坐落于市中心的另外一家美国教会South Main Baptist Church(SMBC)。因为该教会有足够的条件,使国语崇拜可以将崇拜时间改在早上。趁香港宣道会李非吾牧师有一年的安息年休假,邀请他来此带领。同时,同工会决定要成立自己的教会,并指定姚诗赞组成委员会研究教会名称并草拟章程。

同工会后来接受委员会提出的“晓士顿中国教会(HCC)”之名,正式向德州政府立案,并于1974年感恩节搬进SMBC,利用其主日学教室,开始早上的主日崇拜。此时的崇拜是以国语敬拜,设粤语翻译,因为有粤语的学生加入。崇拜之前设有两班主日学,国语、粤语各一班。当时共有80多人,包括许多休大查经班粤语组的学生。学生过来的原因主要是,这里有粤语查经班的主日学老师李立人,他辞去在华人浸信会的执事职位,转到HCC。

李非吾牧师于1974年11月26日到达休斯顿,成为HCC教会第一任牧师。李牧师初抵休斯顿,参加了同工会,鉴于同工太多,人多嘴杂,发出感慨:“我好像进到菜市场一样”。于是在1975年1月7日,选出第一届7位执事,作为教会的决策机构。1975年1月26日,晓士顿中国教会正式成立,举行感恩礼拜与执事就职礼,并完成会友登记,共计78位会友。以后每年都有会友大会,选举执事并通过经费预算。

神对这最早的7位执事,都有美好的带领,并大大地使用他们。于一平长老,因工作调动,先后在北洛杉矶的千橡城(Thousand Oaks,Los Angeles)和亚利桑那州土桑城 (Tucson, Arizona) 创建华人教会,并于1997年放下工作做不领薪水的自由传道人。李立人,在搬离休斯顿以后,仍在当地帮助教会成长,并担任使者协会董事。汪国辉担任HCC长老,陈佐治担任中信布道会董事,陈天任去了明湖中国教会,罗苇园成为救恩堂牧师,林胜彦成为西区中国教会长老。

成长阶段

从1975年教会成立,到1981年建堂,这期间是教会第一个快速发展阶段。第一任牧师,李非吾牧师,因为是借用安息年假来带领教会,所以他一方面发展福音工作,一方面壮大教会。他的策略是特别注重传讲福音,每3个月有一次布道会。并且不论信主人数多寡,每两个月举行一次浸礼。到他15个月后离开时(1976年3月),聚会人数达到260余人,每月奉献由几百美元增至几千美元。由于聚会人数增加,聚会场所于1975年5月搬入SMBC的活动中心,而成人主日学也由两班增至三班,包括国语一班,粤语两班。随着聚会人数的进一步增加,继而于1976年9月搬入SMBC的国际中心,直到自己建堂。

HCC的第二任牧师是在菲律宾任宣教牧师的李灵新牧师,也是藉他一年的安息年假,来服事这个新兴教会的。在他上任之前有两个月的空缺(1976年3月至5月),请于力工牧师临时代理。于牧师特别注重灵命进深,对信徒成长大有帮助。李灵新牧师到任后,积极推进全教会的探访、核心小组、差传事工,并于1977年一月,发展出明湖城(Clear Lake)聚会,借用Clear Lake浸信会于主日下午崇拜。牧师在本会上午崇拜之后,由一位执事陪同,前往明湖城带领下午的崇拜。后者后来发展成明湖中国教会。1977年又成立了西南区姊妹团契,成人英语主日学,长辈英文班以及差传委员会。

李灵新牧师于1978年1月带领HCC的第一届差传年会,带领教会进入差传事奉。在差传会上传递差传异象,鼓励信徒传福音,并成立信心认献计划,去支援宣教机构和宣教士。以后,差传年会每年一月举行,感动HCC年轻人积极参与传福音事工,当中许多人更委身事奉,进入神学院受训,毕业后在休斯顿地区和美国其它城市建立教会,还有人返回东南亚建立教会和神学院。

1978年6月,李灵新牧师决定不回远东的宣教工作,教会决定留用李牧师。同时又请到新加坡神学院的陈国安牧师。两位牧师带领,同时执事会增加到12人,使得教会事工特别兴旺。到1979年初,本会聚会的人数已达380人,明湖聚会也有40人。

1980年初,本会聚会人数更是达到440人之多。因场地限制,许多人只能在礼堂外面听道。于是,从1980年6月开始,进行两堂崇拜,早堂9:30 开始,英语国语并行;午堂于11:15 开始,以国语粤语并用。主日学也相应分成两堂。早堂有一班国语,两班粤语。午堂有三班国语,三班粤语,一班英语。共计十个主日学班,参加人数120人左右。儿童主日学仍旧在午堂。不过,早堂崇拜时,儿童送到South Main Baptist Church,在那里受益匪浅。

1981年6月,李灵新牧师返回原宣教工场,成为HCC支持的宣教士之一。同年聘到香港证主协会的黄继荣牧师来接任。截至1981年底,聚会人数已经达到600余人,受洗人数超过214人(据林胜彦1985b数据统计,缺第六届浸礼数据)。李牧师牧养教会5年,每年都举办差传年会,由此把HCC带到一个新的高度。可见,一个有生命力的教会必须是有差传异象的教会,是一个大使命的教会。

到1984年底,HCC成立10周年时,聚会人数已经接近700人,受洗人数超过320位(据林胜彦1985b数据统计,缺第六届浸礼数据)。

建堂

HCC 从成立伊始就设立了建堂委员会,积极寻找合适的礼拜堂。1978年5月,原已通过购买一希伯来学校为本会会址,后该校董事收回售意。8月,临时会友大会通过购买现址的三亩地,作为建堂的地址。1979年6月,聘请黄子廉弟兄为建堂绘图及督工。1980年6月,会友大会通过发行教会债券以筹款建堂,9月发售债券。10月,确认建筑商。1981年2月,新堂动土典礼在新址举行。建堂工场只花了10个月,于1982年元旦新堂落成,举行献堂典礼。于是,HCC开始一个新的里程。

说到HCC建堂的历程,我们不得不惊叹神的作为。虽然建堂用地是1978年购买的,但是当时的会众大多是年轻的家庭和学生,募款进程非常缓慢。然而,神感动人做出大家意想不到的事。有一天,一位创会成员卖掉了自己的房子,全数捐给了建堂基金。当问到他为什么这样做的时候,他很平静,回答说,“当初我来美国的时候只有20公斤的行李而已,神赐福给我,让我有房有车,有妻有儿,但是教会还没有敬拜的地方”。听到这话,不禁让我想到大卫王当年渴望为神的约柜建殿的心意。“看哪,我住在香柏木的宫中,神的约柜反在幔子里”(《撒下》7:2)。

这位弟兄的摆上激动了整个教会,当年教会就筹集到了10万美金。但是,面对1980-1981年的高利率(21%),教会面临的财政压力实在是太大。在这个关键时刻,有一位基督徒让教会知道可以发行教会债券,教会成员可以按非常低的利率借钱给教会,这样可以避免高昂的房屋贷款。于是,在3个月之内,教会共计发售90万美元的债券,满足了建堂所需。HCC发行教会债券的做法,是在华人教会中的首创,后来其它教会建堂时也有借鉴。可见,当我们把教会的需要放在首位时,神必亲自成就祂自己的工,并且让神的子民不得不惊叹神为祂的子民所做的。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