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中场思考

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福音的浪潮席卷神州大地。在其中成长的一批青年人,大部分开始成家立业,无论从阅历、经验,积累上都开始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与此同时,他们也面临着生活的种种压力、以及生命中预期而至的成年期,慢慢开始进入了人们通常所说的“人生上下半场之间的中场时间”。

 

因为工作、事业和家庭的种种压力和各样思虑,以及成年之后生命不再如青年一般地自发生长,很多人的生命陷入了迷茫和消沉,生命中层出不穷的问题和挑战却又让人疲于奔命。笔者听到最多的声音是:“我曾经……”——只是,现在……呢?

 

一方面,成年以后的生命最近距离接近生活与现实,需要我们用更坚定的信仰去面对;另一方面,更年轻的下一代在观察我们的生命,希冀从中得以窥见能帮助他们成长的点点滴滴。然而,很多人却只是被生命中种种压力和思虑所困。

 

生命的目的、意义和价值在于解决不断涌现的问题,维系承载自己所积攒之一切的生命之舟,在生命的风浪中不至倾覆。他人无法看见我们生命中的喜乐与盼望,而我们自己则在时间的洪流中随波逐流。前途是否搁浅,触礁甚至翻船都无暇,也不敢思考。忙碌是让人暂时忘却这一切,抑或聊以自慰的“百忧解”。

 

生命的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难处,挑战与随之而来的挑战——“上有老下有小”是成年人生活重担的一个缩影。这个年龄段有着太多责任需要承担,笔者绝非要成年人逃避婚姻、家庭和工作来投入所谓的“教会服事”。只是,然后……呢?

 

人的倾向总是想先去把问题都解决掉,尤其是很多问题接踵而至时。只是在这种心态下,生命开始不知不觉走下坡路,陷入各种苦毒、自怜、自私和刚硬而不自知,更无力自拔。生命中我们需要学习的总是和遇到的问题共存,至于能否共舞,甚至舞得精彩,则视我们自己的回应所决定。

 

如何回应取决于我们生命的“中心”是什么。很多人忽略了生命的“中心”和生活的“重心”之间的区别,以至于生命偏离轨道而不自知。他们以为生命中的这些责任与问题能好好应对和处理就不错了,殊不知如果人忽略了生命的“中心”,这些事情也就失去了它们本身的目的和意义。结果就是,人们赋予这些事物不恰当的意义与价值,生命陷入无穷无尽的劳苦愁烦之中。

 

这个年龄的成年人有一个通病,就是道理懂得太多,多到自己已经不想再听;然而另一方面,面对现实生活,并没有内化的真理,在自己的生命中根本发挥不了任何的威力。这种状况带来一个恶性循环:道理听不进,所以人不想听;而因为真理没有内化,因此觉得听也没用,最后连听都懒得听。慢慢的,人就开始出现一种属灵的“肌无力”的症状。这时,很多人开始选择逃避。

 

逃避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有一样非常危险,也致命:那就是人们不再注重团契生活,无论是主日聚会、小组团契、门训相交等。这个年纪的人虽然每天要处理各样的关系,但是内心却越来越孤独和封闭。于是很多基督徒说:“我自己看圣经、祷告、灵修就好。”似乎这已经是当代成年基督徒,尤其是一些所谓有知识有文化的基督徒的通病。

 

反观另外一群人,他们也谈神学和哲学,却也谈如何应用在日常生活中的选择与决定中;他们也谈社会的黑暗与腐败,却也谈如何活出光和盐的特质;他们也聊家家那本难念的经,却也彼此自嘲,相互扶持和提醒自己更加需要恩典;他们也谈生命的压力和挑战,却也谈如何创造性地彼此团契和一起服侍。聚会结束后,他们带着“我不孤单”的安慰、“靠着他,我凡事都能”的信念、“我们一起做点什么”的共勉离开。在真正的团契生活中,人的生命才有可能完全敞开、得到医治和力量,明白上帝的心意如何。

 

有些人在这个年龄一方面愤世嫉俗,另一方面却甘于平庸,并用生活的压力来成为借口;有些人在这个年龄则更加明白“离了我,你不能做什么”的真谛,并且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去观察、揣摩和参与上帝不平凡的旨意和带领。前者开始慢慢走向衰老,后者却更加成熟和有魅力;前者会越来越或者自己的王国里,后者会更加谦卑喜乐地投入到上帝的国度中。

 

生命的中场时间至关重要。我们要么让自己可以见证“白发是老年的冠冕”,要么进一步印证新一代所说的“到底是人变老就会变坏,还是只是坏人在变老?”很多人以为靠着自省和反省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其实不然。以为自己可以独善其身而不会有任何问题的人,要么高度天真,要么盲目自大,抑或二者兼而有之。人是被创造在关系中的,而健康关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有人可以帮助我们看到自己的盲点。每个人的生命中都需要有人可以“凭着爱心说诚实(真实的)话”,因此每个人也都需要成为这样的人。

 

我们需要的不仅是自省,我们还需要很多的提醒。提醒意味着我们需要有团契,和他人有真正的相交关系,尤其在婚姻、家庭、团契和教会中,因为这是一群有着共同信仰的人。藉着共同侍奉和彼此服事可以(至少理论上如此)彼此劝诫、扶持和勉励。这个年纪的人其实正好是智慧、精力、体力和阅历最平衡的年龄,也是社会的中流砥柱,在各行各业都可以发挥无穷威力的年龄。

 

撒旦“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参《彼得前书》5:8),而最容易被吞吃的人就是离群索居,掉队的人。这个时候比任何时候都需要让自己的家成为上帝掌权的家,并且要活在上帝的家——教会中。只有这样,我们才有机会面对生命的挑战,迎接生活的风浪,成为可以站在时代前沿发预言,带领新一代成长的领袖——这是上帝赋予这个年龄的使命。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