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 | 游子吟44进入永生

OC橄榄社区

                                    第7章   进入永生

前面几章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基督教的信仰,说明了它是植根于耶稣从死里复活这一历史事实的、与科学、理智不悖的客观真理。其目的乃是希望尚未相信耶稣的同胞能认罪、悔改,认识耶稣是神的儿子,接受耶稣作个人的救主和生命的主宰,从而进入神永恒的国度,成为神家的儿女。大家会想,我有什么罪呢?我为何要认罪悔改呢?我自己就能主宰自己,何必还要去找一个救主呢?为了把事情说清楚,还得追根溯源,从人的罪性谈起。前几章主要是认识神,这一章则要从认识自己开始。

1
罪的普世性
罪的问题是一个不太受欢迎的题目,不像讲「爱」、讲「恩慈」那样悦人耳目,倒很容易使人反感、拂袖离席而去。但罪绝不是牧师或传道人为叫人信教,以便保住自己的饭碗而发明的。据说一位白人有一次到黑人小区发表竞选演说,为了取得黑人选民的认同,他竟脱口而出地说:「别看我的皮肤是白的,可我的心和你们一样是黑的!」这虽是一则笑话,但却道出了人的本像。

 

人人都是罪人
读过《圣经》的人都能感受到神责备人的罪恶的严厉。〈诗篇〉的作者写道:「耶和华从天上垂看世人,要看有明白的没有,有寻求神的没有。他们都偏离正路,一同变为污秽;并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诗十四2~3)。《圣经》最古老的一卷书〈乔布记〉中这样写道:「人是什么,竟算为洁净呢?妇人所生的是什么,竟算为义呢?神不信靠祂的众圣者;在祂眼前天也不洁净;何况那污秽可憎喝罪孽如水的世人呢」(伯十五14~16)?「合神心意的人」、以色列的伟大君王戴维,坦诚道:「我是在罪孽里生的,在我母亲怀胎的时候,就有了罪」(诗五十一5)。

  新约的作者也毫不怀疑人的罪性。耶稣对法利赛人和文士说:「无病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我来本不是召义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路五31~32)。耶稣教训他的门徒时也说:「你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你们在天上的父,岂不更把好东西给求祂的人么」(太七11)?耶稣这种带权柄的教训,都是基于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人人都是罪人。使徒保罗的一句名言是,「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三23)。
  法利赛人和文士虽反对耶稣,但他们熟读旧约,深知人的罪孽深重。耶稣的爱徒约翰记录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耶稣传道期间,法利赛人和文士不承认耶稣就是旧约中预言的那位弥赛亚(救世主),对耶稣的教训格格不入,处处设法刁难、反对耶稣。
  一次他们将一个行淫时被拿的妇女带到耶稣面前,「就对耶稣说:『夫子!这妇人是正行淫之时被拿的。摩西在律法上吩咐我们,把这样的妇人用石头打死; 说该把她怎么样呢?』」约翰一针见血地指出:「他们说这话,乃试探耶稣,要得着告祂的把柄」(约八6)。的确,这是文士和法利赛人对耶稣设的一个陷阱。因为按摩西的律法,该妇女应被石头打死;但当时的巴勒斯坦是在罗马人的统治之下,罗马当局规定,犹太人没有私自处死人的权力,一切案件须由罗马政府处置。法利赛人和文士问耶稣如何处理这个妇人,是想要把耶稣置于进退维谷的困境。如果耶稣说用石头把这妇人打死,马上就触犯了罗马政府的法律;若耶稣说不用石头打死她,耶稣就背弃了摩西律法。这群人自以为得计,不住地催逼耶稣回答。他们以为这次耶稣无论如何也逃不出他们的圈套了。
  没想到,耶稣不慌不忙地只说了一句话,事态就急转直下。耶稣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约八7)。此话一出,法利赛人和文士导演的这一闹剧就立刻收场了。约翰的记叙十分生动、细腻,「他们听见这话,就从老到少一个一个的都出去了;只剩下耶稣一人,还有那妇人仍然站在当中」(约八9)。这个脍炙人口的故事除了再次显示了耶稣的圣洁和无与伦比的智慧外,也深刻地揭示了人的本性。
  为什么听了耶稣这句话,法利赛人和文士一个个都走了?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有罪,无法用石头打这个妇人。为什么「从老到少」一个个地走了呢?有人说,犹太人有敬老美德,所以让老人先走,年轻人后走。有人说,不然,年长的法利赛人和文士比年轻人更熟悉《圣经》的教训,深谙自己有罪,故急忙先走开了。不管怎样解释,事实是,除了那个妇人站在原地不敢走、在等待耶稣的宣判外,所有的法利赛人和文士全都走掉了,生动地阐明了世人都犯了罪的真理。
  既然罪的普世性早在新、旧约时代已成为毋需争论的事实,为什么现代许多人对基督教这一教义却相当反感、不承认自己有罪呢?从认识的角度说,这与人们对《圣经》有关罪的教训不够了解,以致产生各种误解有关。
相关阅读

游子吟43达尔文与进化论

游子吟42基督徒的看法

游子吟41创造论与进化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