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白嘉灵
伦敦的韦斯利礼拜堂,于1778年落成,当时韦斯利尚在人世。礼拜堂中有不少的彩绘玻璃窗,属于十九世纪。这扇韦斯利讲道彩窗(图1),表达韦斯利当年在英国及海外布道的盛况。图中穿着各异的人们,代表卫理宗向普世宣教的心愿。我们由此可以理解:天主教教堂中为什么陈列了许多历史上的重要人物。
在另外一片局部彩窗中(图2),描述诗篇139篇中「清晨的翅膀」,以及18篇中上帝乘坐「基路伯」运行的意象,表达上帝在宣教工作中的同在,以纪念19世纪曾在澳洲宣教的卫理宗宣教士。
图文/白嘉灵
伦敦的韦斯利礼拜堂,于1778年落成,当时韦斯利尚在人世。礼拜堂中有不少的彩绘玻璃窗,属于十九世纪。这扇韦斯利讲道彩窗(图1),表达韦斯利当年在英国及海外布道的盛况。图中穿着各异的人们,代表卫理宗向普世宣教的心愿。我们由此可以理解:天主教教堂中为什么陈列了许多历史上的重要人物。
在另外一片局部彩窗中(图2),描述诗篇139篇中「清晨的翅膀」,以及18篇中上帝乘坐「基路伯」运行的意象,表达上帝在宣教工作中的同在,以纪念19世纪曾在澳洲宣教的卫理宗宣教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