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BH64期

4       物質世界的創造,是出於上帝的美善(參《創》1),卻因人的不虔不義而遭毀壞(參《創》6:13;《彼後》3:4-6)。基督徒若要在這個世界中,成為福音的見證人,就必須要有與信心相稱的行為。環境保護,是與個人見證、社會關懷、社會公義,以及政治參與相互關聯的議題,作為《舉目》在2013年“跨出教會的牆” 之系列研討的總結。

        本期《舉目》特邀賴建國從解經的角度,談人需要先懂得欣賞這個美麗的受造世界,才能順服上帝的旨意,關心環保;劉志遠答辯環保人士對基督信仰的攻擊,說明人類共通的罪性是生態危機的根源,因此大地得贖的關鍵,在於人類的得贖;在加州成長的鄭榮潔,以環保律師的身份,見證環保事件後面有更深層的公義問題;張力揚提醒我們,面對地球所受的七項苦難,我們理當將善與愛,落實在生活中;談妮則舉生活小例,或可提醒對環保觀念的自我審視,或是激發更多實踐環保的創意。

       不約而同,希雅和任永剛都提到了人面臨超出計劃生育的抉擇,反映出人對上帝的信心和順服,以及對生命的尊重。蘇本則描述一位焦慮症與憂鬱症的患者,如何在一次教會辦的賞花經歷中,第一次體會到了上帝創造的美好,因而跳出憂悶的情緒,有了力氣和盼望。王申得引領我們認識開普勒,這位天文學家在苦難中抬眼觀瞻穹蒼,向眾光之父祈禱。

        保護環境,也是我們對上帝的敬拜。因為,諸天述說上帝的榮耀;穹蒼傳揚祂的手段。(《詩》19:1)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