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讀經、讀經樂

本文原刊於《舉目》66期

許宏度

BH66-03-7278-圖1-娄怡云摄.圣经.R60可敬可靠的耶和華上帝

        聖經告訴我們,這世界上沒有比耶和華上帝,更值得我們追求、認識的!(註1)摩西如此描述:“我要宣告耶和華的名;你們要將大德歸與我們的上帝。祂是磐石,祂的作為完全;祂所行的無不公平,是誠實無偽的上帝,又公義,又正直。”(《申》32:3-4)

        同樣的,大衛讚美上帝說:“耶和華本為大,該受大讚美;其大無法測度。這代要對那代頌讚你的作為,也要傳揚你的大能。我要默念你威嚴的尊榮和你奇妙的作為。人要傳說你可畏之事的能力;我也要傳揚你的大德。他們記念你的大恩就要傳出來,並要歌唱你的公義。”(《詩》145:3-7)

        相對之下,保羅告訴我們,這世界上“……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沒有行善的,連一個也沒有。他們的喉嚨是敞開的墳墓;他們用舌頭弄詭詐,嘴唇裡有虺蛇的毒氣,滿口是咒罵苦毒。”(《羅》3:10-14)耶利米甚至說:“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耶》17:9)

        我們在教會裡服事,有時會相當煩惱、心裡困惑:為什麼信徒對上帝的信心,常常是這麼小?其實,這跟上面最後的兩段經文,不無關係。筆者記得多年前,聽到一位講員說:“信徒為什麼不容易信任上帝,是因為我們的老爸過去也曾經欺騙過我們!”如果我們不能信任至親,還能夠信任什麼人呢?這實在是人類社會的悲劇!

        先知以賽亞看見耶和華,坐在高高的寶座上時,說:“禍哉!我滅亡了!因為我是嘴唇不潔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潔的民中,又因我眼見大君王——萬軍之耶和華。”(參《賽》6:5)我們一出生,就是活在這種爾虞我詐、互相懷疑、互相欺騙的環境裡。

        換言之,《創世記》雅各騙哥哥、騙爸爸、被伯父欺騙、被兒子們欺騙的故事,就是人類歷史的故事!既然我們不容易信任人,難怪我們也就不容易學會信任上帝!面對這個世界,父母要常常提醒孩子們:“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以上種種,不都在說明“人是不可靠的,惟有耶和華上帝可敬可靠”嗎?

 

與人親近的耶和華上帝

 

        萬幸,耶和華上帝不只可敬可靠,祂沒有高高在上、遠離敗壞詭詐的罪人,而是願意親近我們、被我們認識。這正是基督信仰的一個特色——上帝不單創天造地,祂也顧念祂所創造的人類。詩人大衛讚嘆道:“我觀看你指頭所造的天,並你所陳設的月亮星宿,便說:人算什麼,你竟顧念他?世人算什麼,你竟眷顧他?”(《詩》8:3-4)。

       更奇妙的是,上帝不單顧念祂所創造的人類,祂甚至“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參《約》1:14)。幾年前,筆者在芝加哥教學,順道探訪在三一神學院深造的華神校友。她們帶我參觀神學院時,我看到一位老師的門外,貼了2張卡片,一張卡片寫著“歷史充滿了想做神的人(History is crowded with men who would be gods)”,卡片內有不同人的像,包括亞歷山大大帝、凱撒大帝、希特勒、列寧、毛澤東等;另一張卡片寫著“但只有一位願意做人的上帝(But only one God who would be man)”,卡片內是約瑟、馬利亞和嬰孩耶穌的畫像。是的,基督教的一個特色,就是“上帝差祂獨生子到世間來,使我們藉著祂得生”(參《約壹》4:9)!

        在聖經裡,我們看見,上帝用各式各樣的方法與人相交、溝通。如,上帝在異象中與亞伯蘭說話和立約(參《創》15:1-21),之後又以人的形狀向他顯現(參《創》18:1-33),一方面應許撒拉明年會生以撒;另一方面告訴亞伯蘭,所多瑪和蛾摩拉會被毀。在《出埃及記》,上帝不單透過異象(荊棘被火燒著),向摩西顯現,祂也透過異象(上帝在火中降臨西乃山,山上有雷轟、閃電,密雲,和角聲),向全以色列民顯現。

        當然,上帝有時候也會間接地、透過天使或先知與人互動。在《路加福音》,上帝差遣天使加百列去告訴馬利亞,她會懷孕生子(參《路》1:26-38),之後又有天使天兵在伯利恆,向牧羊的人報喜訊。至於上帝透過先知與人溝通的例子,在舊約比比皆是,以致《希伯來書》的作者說:“神既在古時藉著眾先知多次多方的曉諭列祖,就在這末世藉著祂兒子曉諭我們”(參《來》1:1-2)!

 

向人坦誠的耶和華上帝

 

          活在今天的信徒,實在是太有福了!因為,我們不需要面對孩童撒母耳的困局,那就是“耶和華的言語稀少,不常有默示”(參《撒上》3:1)。信徒不應該抱怨說:“聖經實在是太厚了,我們一生也看不完!”因為厚厚的聖經,正好證明耶和華上帝,非常願意與我們溝通、互動,非常願意將祂的計劃、心事,跟我們分享。

         上帝不像一個孤僻的丈夫,下班回家以後,只會自顧自地看報紙,不理會妻子;也不像一個孤僻的父親,下班回家以後,只會自顧自地看電視,不理會自己的孩子。相反的,我們太像一個孤僻的孩子,自顧自的看手機、玩遊戲,不理會我們在天上的父神!

        今天,耶和華的言語、默示,不再稀少!今天的信徒,手中有一本厚厚的聖經,心中有一位朝夕與共、不離不棄的聖靈,身邊隨時可以有各樣的學者、專家、牧師和教師,以及詮釋聖經的著作,(註2)實在是太有福了!

        當然,手中有聖經,心中有聖靈,身邊有諸多著作,不代表我們與上帝的關係,必然健健康康、甜甜蜜蜜。信徒要追求、認識無與倫比的耶和華上帝,至少要避開以下3個常見的讀經陋習。

BH66-03-7278-圖2.趙霏攝.R60

(一)太忙碌的生活

 

        剛才已經提到,我們太像一個孤僻的孩子,自顧自的玩耍,不理會在天上的父。今天實在有太多太多的誘惑、試探,把我們的時間占據了,以致我們沒有時間、精力,去與上帝建立健康正常的關係。

         要克服太過忙碌的現代人生活,就需要加強自己的時間管理,而強化時間管理的先決條件,就是先決定我們自己人生的優先順序,這是信徒世界觀(這個世界有沒有上帝?祂是一位怎麼樣的上帝?)、價值觀(這個世界哪些人事物最重要?哪些人事物次重要或不重要?)和人生觀(我要怎樣活出我的人生?我要為自己而活?為上帝而活?)。

          一個幫助我們安排優先順序的好方法,就是把我們日常要做的事情分成4個基本的類型:(1)既重要又緊急的事情;(2)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3)不重要但緊急的事情;和(4)既不重要也不緊急的事情。(註3)(見圖)

BH66-03-7728-圖(文章)

          分類之後,我們基本上不需要操心第一和三類型的事情(即緊急的事情),因為緊急的事情一來,我們都會自動自覺的先去處理它們。第四類型的事情(不重要也不緊急的事情),我們基本上也不需要擔心,因為這些事情,既不重要,也不緊急,做不做都沒關係!

        其實,我們最需要關心的,是第二類型、重要但不緊急的事。因為第二類型的事,如:讀經、禱告、參加小組、團契、定期健康檢查、運動、夫妻之間的溝通、給子女的時間等,是我們最容易忽略,但又不應該忽略的。

         在舊約裡面,掃羅王是我們最好的警戒,他在順境中不追求、認識耶和華上帝,在逆境中(面對非利士的大軍)他“懼怕,心中發顫……求問耶和華,耶和華卻不藉夢,或烏陵,或先知回答他。”(參《撒上》28:5-6)

 

(二)太熟悉的聖經譯本

 

         信徒應該偶爾轉換不同的聖經譯本來看,因為當我們太熟悉某一本聖經譯本的時候,我們很難又仔細又耐心地看下去,也就是說,我們很難從經文中,看出新的細節、新的亮光。其實,每一本聖經的譯本(無論是中文譯本,還是英文譯本),都有它的優缺點,非完美無瑕的。所以在選擇轉換不同聖經譯本的時候,要注意譯本的可靠性、準確性、可讀性和用途。

        可靠性(reliability)指的是,聖經譯本的底本(underlying text)是否接近原著,從這個角度,KJV 和 NKJV 都不是最好的譯本。準確性(accuracy)指的是,翻譯準確度的高低,這跟譯本是嚴謹的翻譯(careful translation),還是比較有彈性的意譯(rough paraphrase)有關。可讀性(readibility)指的是,譯本是否易讀易明,這跟譯本對象的年齡(兒童、成人)、教育水平(基層、知識份子)、文學修養(文科、理科)和宗教信仰(信徒、非信徒)有關。用途(purpose)指的是,讀者希望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使用這本譯本(例如:靈修時閱讀、嚴謹的查經、公開的朗誦)。當然,大部份的重要聖經譯本,在這些方面都沒有太大的問題。(註4)

 

(三)太理性的讀經習慣

 

         華人信徒不少是理科出身,這對閱讀聖經,優點是不缺邏輯推論的能力,在閱讀聖經的某些部份時(例如:保羅書信),會很有幫助。缺點是普遍缺乏文學修養,在閱讀聖經其他部份時(例如:舊約的歷史書、詩歌智慧書、新約的福音書、《使徒行傳》、《啟示錄》),就會比較吃力,甚至一知半解。

          筆者在教學時,常常提醒信徒,我們是科學時代的人物,而聖經是前科學時代的文獻,我們要非常小心,不要將科學時代的思維議題,硬套在聖經的經文上面。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創世記》第1章。上帝7天的創造,真的是每天24小時嗎?

         當我們問這個問題時,就是透過科學時代的眼鏡,來看前科學時代的聖經文獻。摩西的7天創造,主要是跟十誡有關,而跟每天24小時比較沒有太多的關係!摩西是希望以色列效法上帝,“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因為6日之內,耶和華造天、地、海,和其中的萬物,第7日便安息,所以耶和華賜福與安息日,定為聖日。”(《出》20:8-11)。

         《創世記》第1章的寫作格式和風格(包括各式各樣重複的公式),在在提醒我們,這不是一般希伯來文歷史性的陳述。(註5)如果摩西真的要透過科學的概念,來寫《創世記》第1章,那他要用牛頓的運動定律(1687年),愛因斯坦的相對論(1916年),還是今天科學家的理論(2014年),來寫耶和華上帝的創造?我們要記得科學是在不斷地改變、修正、進步。

        有些信徒不但超理性,而且非常的事工導向。這樣的信徒要特別小心,千萬不要將靈修讀經,變成事工來完成,否則靈修讀經,就失去它們真正的意義,就是與上帝親近相交。對事工導向的信徒,3年或5年的讀經計劃,很容易會變成例行公事,跟在大學時讀書沒有分別。我們千萬不要將耶和華上帝,放在顯微鏡下來研究,上帝不會喜悅這種將祂物化的行為。換句話說,我們靈修讀經時,要多禱告,多用心(感性),少用腦(理性),少研究!(當然,超感性的信徒,也可能會問題太主觀、太容易靈意解經。)

 

結語

 

         我們的上帝是無與倫比,值得我們追求、認識的。所以我們要堅守華人基督教的優良傳統,就是看重聖經真理,多讀經、多禱告,但我們也要同時避開3個常見的讀經陋習,就是太忙碌的信徒生活,太熟悉的聖經譯本,和太理性的讀經習慣。

 

 

1. 參陶恕,《渴慕神》(香港,宣道,1982);巴刻,《認識神》(香港,證道,1983)。

2. 讀者可以加上一些可靠的網路資源,例如:中神網站、華神網站等。(《舉目》亦推薦OC愛問網https://www.ai-wen.net/;OC愛學網http://blog.oc.org/%E6%84%9B%E5%AD%B8%E7%B6%B2/。編註)

3. 參許宏度,余秀珍,《談心說理夫妻情》(香港,恩穀,2005)第8章。

4. 重要的中文聖經譯本,有和合本、新譯本等。重要的英文聖經譯本,有 ESV,NASB,NIV等。有關英文聖經譯本的評估,參 Sakae Kubo & Walter Specht,So Many Versions?(Grand Rapids,Academie,1983);Ron Rhodes, The Complete Guide to Bible Translations(Eugene: Harvest,2009)。

5. Gordon Wenham, Genesis 1-15(Waco: Word,1987),p.5-10。有關聖經文體的分類與特色,參拙作,《新舊約聖經輕鬆讀》(臺北:華神,2014)。建議信徒可參加神學院的延伸課程,特別是“釋經學”。

 

作者現任教於北美中華福音神學院,主授新約。作者保留本文版權。

2 comments for “樂讀經、讀經樂

  1. Sarah
    2014/02/22 at 4:15 上午

    “我們靈修讀經時,要多禱告,多用心(感性),少用腦(理性),少研究!”

    我个人认为,灵性,理性和感性都要使用。

    很多时候,是我们自以为自己很理性。但是真正理性的学者,其实是非常严谨的。就比如之前的那个“天”的问题。我们现在是用日出日落定义一天。但在还没有光体的时候,天的定义明显和现在不同。真正理性的人,应该注意到这一点。

    作者提到可以阅读不同的翻译版本,我觉得这个很棒。有时一些困惑可能是因为翻译用字的问题。

  2. Sarah
    2014/02/22 at 4:11 上午

    “我們要非常小心,不要將科學時代的思維議題,硬套在聖經的經文上面。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創世記》第1章。上帝7天的創造,真的是每天24小時嗎?

    當我們問這個問題時,就是透過科學時代的眼鏡,來看前科學時代的聖經文獻。摩西的7天創造,主要是跟十誡有關,而跟每天24小時比較沒有太多的關係!”

    如果我们真正用科学思维,首先要留意到,光是第一天就有的,光体是第四天才有的。这说明,至少头三天,天的定义不是24小时。

    很多时候,我们的困惑,不是因为我们太有科学思维,而是我们的思维其实没有那么科学。没有好好搞懂经文在说什么。科学思维,或者说critical thiking, 是尊重事实,谨慎下结论。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

Sarah进行回复 取消回复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