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刊于《举目》63期
王星然
“The whole marriage is what you want……well, I am not going to be like you……(整個婚事都是你想要的……我才不要變成你……)”
週末傍晚,我們一家坐在客廳裡觀賞一部大獲好評的迪士尼動畫《勇敢傳說》(Brave),電影裡的小公主Merida和她的母后激烈地爭執著,面對看起來笨拙無比的王子,她可一點都不想嫁!
不久前,這部動畫片剛拿下2013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的殊榮,果然,畫面相當優美細緻,劇情也緊湊動人,我的兩個孩子坐在沙發上翹著二郎腿,全神貫注到連搶爆米花都牢牢盯著銀幕。
跟著導演設定好的情緒,我們的心不由自主地為小公主的可憐遭遇而感到不平,接下來她的種種“勇敢”抗爭也就名正言順了。小公主開始了全面“反撲”!在一場全國性的射箭比賽中,她忤逆父皇母后,當著天下群臣的的面,挑戰他們的權柄;盛怒下,小公主把母親手織的珍貴圖毯用劍割破,象徵母女關係的決裂;最後還設計,讓母親吞下毒餅,把她變成一隻熊(雖然小公主並不知道吞餅的後果會如此嚴重)。經過這一連串來自女兒的“示威抗議”,“熊”媽終於願意反省,學會放手,尊重女兒的決定。他們一起為國家訂立了一條新法令:“從此王國裡的青年男女可自由戀愛”,眾臣民無不歡欣喜悅……
等一下!
妻子轉過頭來和我互望了一眼,然後我們的視線同時停在孩子的臉上,只見他們仍聚精會神,看得津津有味。我知道,妻子和我想到的是同一件事──我們的孩子會不會有一天也變成這個超級“勇敢”的小公主?
為何這樣描寫父母?
當然,每個人對電影的解讀有所不同,也許有些讀者會覺得我們夫婦倆想太多。但我想問,有多少父母會故意找一個明顯不合適的人,給自己的孩子作婚姻伴侶?難道父母都是缺乏判斷力?還是就喜歡看兒女受苦?一位朋友聽我碎碎唸之後,語重心長地說:“這種父母很多啊!”好吧,也許是!但請容許我相信,還是有很多人努力避免自己成為那樣的父母,至少我是。
可是,即使我很努力,我的孩子會不會仍舊認定,我就像動畫裡的父皇母后那樣,不知道他們喜歡什麼,適合什麼,也不尊重他們的想法,以至於必須用這種激烈的方式來“溝通”?
還有,未成年的孩子們看了這一部電影,或是看了很多類似這樣的電影之後,會不會開始懷疑父母管教的動機,甚至對賜父母權柄的上帝有不同的看法?
我相信迪士尼並沒有刻意要矮化父母的形象,也許是因為本片的創作者,從小對藝術執著,卻得不到父母的認同和支持(大導演李安就是個現成例子),以致於長大後在作品裡,有意無意地把父母刻畫成和孩子唱反調的人?
或者,從市場學的角度來看,既然迪士尼的首要目標群體是孩子,那麼就要符合孩子們的文化口味及期待。如果在動畫裡對孩子說教,讓他們順從父母,不僅題材沒有戲劇張力,恐怕也難以得著太多共鳴。因此劇情裡製造一些父母與孩子的衝突和對立,塑造孩子不屈不撓的個性——堅持到底,最終贏得勝利,這才有看頭。
總之,在市場機制和創作者人生經歷的雙重影響下,近年來,幾部頗受歡迎的動畫,都有著父母與兒女的衝突情景。儘管這不完全是每一部劇情的主軸和焦點,但不知不覺,我們看到了衝突中貶損的父母形象。在父母給孩子們建議或期待時──無論是交友、婚姻、職業、或是人生價值,都被描繪成是明顯遠離孩子的想法,甚至錯得離譜:
《四眼天雞》(Chicken Little)裡,兒子小雞警告全村父老有外星人入侵,但他的父親認為他只是愛幻想。最後證明小雞確實發現了幽浮(UFO),不僅救了全村的人,也救了父親。
《瘋狂原始人》(The Croods)裡,老爸咕嚕要求全族人謹遵他定下的保命規條:要認定“洞穴是最安全的地方”,還要“時時保持害怕的心”。怎知愛冒險的大女兒偏偏不聽,不僅帶著弟弟妹妹們與老爸對著幹,還和“現代人”談起了戀愛!幸好最後經過“進化”, 老爸頑固的腦筋終於開竅!
《快樂的大腳》(Happy Feet)裡,企鵝父母從來不清楚自己的兒子多會跳舞,一個勁兒地只顧教他唱歌,沒想到兒子是個不世出的“舞”林高“腳”,靠著他的踢躂舞,喚醒了人類對漁資源耗竭的重視,挽救企鵝免於人類的殘害。
《功夫熊貓》(Kongfu Panda)裡的公鴨爸爸,看起來憨厚可愛,但他只會教兒子賣麵條,從不知道他的熊貓兒子可以作武林盟主,拯救世界。
《海底總動員》(Finding Nimo)裡的小丑魚,被父親管太多,一心想掙脫父親的控制。雖然過程中他為此付上了慘痛的代價(被人類抓),但是超有毅力的他最終不僅成功逃脫,還救了父親一命。
《長髮公主》(Tangled)裡的養母,原來是個狠心的巫婆,只顧自己的利益,不斷剝削女兒的神奇法力,最後露出殘酷自私的猙獰面目,失去了所有。
迪士尼:“只要相信自己,就能美夢成真”
我不認同“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父母當然有可能判斷錯誤,父母有自己的軟弱和盲點,也是罪人,也會自我中心。但絕不是像迪士尼或夢工廠所描述的那樣:不瞭解自己的兒女,分辨力薄弱,總愛和兒女唱反調,甚至危害到兒女的幸福。讀者不要誤會,其實我很欣賞迪士尼。在這個價值觀錯亂的後現代,他們算是比較正面的媒體團隊,許多迪士尼的作品都在傳達誠實、勤奮、勇敢、愛好和平的美德,最近還注重了環保和人權議題。對於一個根植於非基督信仰的媒體王國,他們的表現是相當令人激賞的。
只是為人父母,我有點敏感,這篇文章也是想讓大家留意:迪士尼的電影很少教孩子尊重權柄(我承認在這一點上,我喜歡周杰倫,他說要《聽媽媽的話》)。迪士尼所傳的“福音”是作自己的主人,相信自己,然後就可以美夢成真。只要走訪一趟迪士尼樂園,你就會不斷被“只要相信自己,就能美夢成真”的主題轟炸:從米老鼠唐老鴨的現場歌舞秀、象徵“美夢成真”的公主城堡,一直到角落裡飄來的卡通音樂歌詞、以及主題專賣店陳列的精美畫冊……迪士尼非常用心地在經營“相信自己”這塊招牌,無疑,這也是整個夢幻企業王國的核心價值所在。去看看迪士尼頻道的新版卡通《小熊維尼》吧!你會驚訝地發現:悄悄地,那個心地善良、傻乎乎、不太相信自己的小熊維尼,戲份愈來愈輕;而聰明、有主見、又相信自己的跳跳虎,後來居上,現在搶戲搶得很厲害!
小心“相信自己”絕對化
在2013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馬(Michelle Obama)應邀頒發年度最佳影片。她說,這9部入圍的電影故事,“提醒我們,沒有任何困難是不能克服的,只要我們能挖掘得夠深,只要我們抗爭得夠徹底,只要我們能找到勇氣來相信自己”!當代主流思潮正澆油添柴地把“相信自己”絕對化,或著更進一步說,把“相信自己”福音化──只要相信自己,就能拯救自己。
美國著名流行歌手Lady Gaga甚至給相信自己提供了一個神學框架:“因為上帝造我天生完美,所以要相信自己!”(編註)她鼓吹人要靠自己來決定善惡,過自己想要的生活。為此,Gaga在歌曲Born This Way裡聲嘶力竭地演唱,還成立了“天生完美”基金會,呼籲大家一定要相信自己。然而,這裡“相信自己”所指的,不單純是人的基本自信,而是一種終極的、只有上帝才配有的信念和權力。
活在這個時代裡,我們被訓練成必須相信自己,我們普遍有權柄恐懼症,深怕被威權操縱。在家裡,我們從小就學會和父母唱反調,深怕父母親替我們作了錯誤的決定;在社會上,我們對政府公權力沒有信心,全民公投表決才是王道;在教會裡,我們想方設法阻止牧師長老專權,教會領袖應該聽會眾的意見來作決定,而會眾的定義就是“我”。
沒有權柄不是出於上帝的
我們是該謹防權柄的誤用。在人世間,絕對的權力造成絕對的腐化,上個世紀的幾個獨裁政權,害人無數,甚至引爆世界大戰;在神學領域裡,為了對付獨裁政府造成的社會不公義,拉丁美洲的教會甚至產生了“解放神學”,喚起信徒要關注人間制度的公平正義問題。20世紀迄今,人們對權柄是極度悲觀和恐懼的。
雖然,父母、教會和國家不等同於上帝,可是聖經卻說一切的權柄,都是上帝所設立的。“在上有權柄的,人人當順服他,因為沒有權柄不是出於上帝的。凡掌權的都是上帝所命的。所以,抗拒掌權的就是抗拒上帝的命;抗拒的必自取刑罰。”(《羅》13:11-12)
上帝設立權柄,無論是給父母、學校老師、職場老闆、教會領袖、或政府官員,都是為著人的好處,“因為他(權柄)是上帝的用人,是於你有益的。你若作惡,卻當懼怕;因為他不是空空的佩劍,他是上帝的用人,是伸冤的,刑罰那作惡的。”(《羅》13:4)
祂期待人能夠負責任地使用權柄,只是很遺憾,人並沒有完全按著上帝的心意,來正確地使用權柄。雖然如此,聖經仍教導我們要尊重權柄!“當懼怕的,懼怕他;當恭敬的,恭敬他。”(《羅》13:7)除非權柄與上帝的命令相抵觸,否則,尊重權柄就是對上帝順服的表現。
上帝總想把我們不要的東西硬塞給我們?
一個人會漠視權柄,背後真實的問題是源自我們對上帝的不信。德國哲學家尼釆在他的作品裡多次宣告“上帝已死”!(註:參《快樂的科學》及《查拉圖斯泰如是說》)如果上帝死了,或是上帝根本不關心我們的福祉,任憑我們自生自滅,那麼作為人,毫無選擇的,我們必須要自救了。
無怪乎尼釆主張人必須把自己的“權力意志”絕對化,起來勇敢地戰鬥,絕不讓這個社會或任何其他人來宰製我們。沒有上帝的人,只有一條出路,就是相信自己!
其實,即使是信徒,要做到凡事交託,單純依靠上帝,也是一生之久的功課。我們的罪性使得我們多麼不容易依靠上帝!許多人內心不時出現一種恐懼的假設:那就是,上帝總想把我們不要的東西硬塞給我們,祂好像見不得我們快樂。於是我們害怕,因為上帝不僅擁有無可置疑的權柄,還有絕對的能力來貫徹祂的旨意。更糟的是,如果上帝不是慈愛的,抑或,祂不是全知的──不曉得什麼對我們最好,那麼還要祂拿主意,我們不就完了?
有時我們的確相信自己比上帝更有智慧,更慈愛,也更可靠。早在伊甸園裡,人類始祖亞當和夏娃就質疑上帝:為什麼要讓上帝來替我們決定是非對錯?自己能分別善惡豈不是更靠譜?其實,祂不是小氣,捨不得讓我們吃分別善惡的果子,而是吃這果子的背後意義,說穿了,是我們想要作上帝。加爾文在他的《基督教要義》裡討論罪時,直指:“不信就是亞當背叛的根源。”
面對迪士尼和夢工廠這幾部精彩萬分、充滿創意的動畫作品,我並不想在這裡危言聳聽,無限上綱地把它們妖魔化;但是基督徒心裡不得不分辨、思索,這些作品背後可能隱含的哲學及文化意涵。也許那不是創作者的故意為之,但我們確實看到,大環境下的大眾媒體和藝術正準確地反映著當代的思潮──相信自己。
培養孩子用真理解讀電影的能力
我仍會讓孩子看迪士尼,事實上你也無法阻止他們。與其他好萊塢作品相比,迪士尼的作品算得上清新乾淨,傳達許多正面的價值。
然而,沒有一個媒體或藝術作品是真正完美無瑕的,在允許孩子觀看的同時,我也提醒自己要更重視跟孩子建立互動的關係。讓孩子看,但不是放任式的,對於動畫的選擇,也必須顧及他們的分辨能力及心智年齡的成熟度。
我鼓勵父母花時間和孩子一起看電影,注意他們的反應,看完後一起討論、分享電影的內容,訓練孩子從小就學習,用聖經真理來解讀他們所接觸的影片(或其他當代的媒體內容)。
這種對文化反思能力的培養,將會是孩子一生的祝福。如果耶穌基督的福音,沒有內化成為孩子的生命,塑造他們的思想,那麼面對迪士尼所傳的“相信自己”,我嚴重懷疑孩子們有招架的能力。
在《勇敢傳說》這部作品裡,我和孩子們一起討論:電影裡刻畫的父母,和現實生活中他們自己的父母,有何不同?由此可以一探我們在孩子心中的形象是什麼——他們是不是覺得我們常濫用權威?還是認為我們的管教是合理的?
在我們的身上,孩子看見耶穌基督的福音嗎?在我們的管教中,孩子能感受到愛嗎?
透過討論,幫助他們看見上帝設立父母的權柄,是為著他們的好處,更看見上帝才擁有終極的權柄。
有一天,當孩子長大了,父母也必須學習放手,而不是讓孩子事事都聽命於我們這些父母;要尊重他們為上帝創造的個體,而不是我們的附庸或私產。
放手,不僅是父母對上帝權柄的尊重,也是父母在兒女面前活出福音的見證。
編註:王星然,“Lady Gaga和她的‘救贖論’”,《舉目》53期,p.16。http://behold.oc.org/?p=2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