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的前设与释经的原则

課程介紹

當我們讀路加福音的經文時,對於其中的敘事,我們可以很快地瀏覽過,只滿足於故事的本身;對於耶穌的教導,也可以很快地讀過,以為自己都了解了。但是若我們能體認到作者的心情,就是路加的心情,和默示他的聖靈的心情時,我們就無法那樣做。因為看起來似乎在每一件路加表面上所說的事情的下面,都有大量支持它的真理和歷史;對於路加所寫的耶穌的教導,都有很深奧,神對所有世人的旨意;所以我們需要更深入的探討每一段經文。

本課程根據歷史背景(historical context),文意脉络(literary context)和經文内容(content),以及福音書的横向與縱向思考,使用問題引領的方式,來與大家一起,根據經文段落來學習如何更深入了解路加福音。

由於課程中的問題有一些前設,一些原則,大家基本上需要了解並同意這些前設和原則,以免日後討論時發生許多不必要的爭論。如果你不同意這些前設和原則,那麼也許你不應該來上這門課,以免浪費你及大家的時間。

回答問題的原則

當你回答問題時,請你針對問題所指的事情來回答,而不是表示一些與問題不相關的看法,或你的意見。如果有這類的情形發生,我會給你兩分鐘的時間發表你的看法及意見。時間一到,我會以「你的說法與這問題無關」來打斷你的談論。請大家學習針對問題,以最精簡的答案回答,不要以一些不相關的陳述來描述你的一些看法。

釋經原則

問題:聖經的意義不是很明顯的嗎?何必解釋呢?光讀不行吗?經文明顯的意義難道不是讀出來的?

就某種意義來說,這說法是對的。但就更正確的意義來說,這種說法既天真,又不實际,原因有二:讀者的性質及聖經的性質。

我們大部分的人在讀經時都認為我們理解我們所讀的。我們也往往會認為,我們的理解就是聖靈或作者的意思。不過,我們必然會把我們所有的一切──我們所有的經验、文化、對某些文字或觀念已有的理解一一带人經文裏面。

問題:我們能否選任何一本譯本當作最終參考的聖典呢?例如;有人認為和合本是最終極的譯本,這樣的做法有沒有問題?

翻譯本身就是一種(必要)的解釋形式。你的聖經──不論你用的是哪一種譯本,它就是你的起點──實际上是許多學者努力的结果。翻譯者經常要在許多意義之间做揀選,他們的揀選將會影响你對經文的了解。翻譯的事實本身就已經使人参與解釋的工作了。

問題:聖經的性質是如何呢?屬人的?或是屬神的?

根據歷史,教會理解聖經的性質,正如理解基督的身份一樣──聖經既是屬人的,又是屬神的。誠如喬治•拉德(George Ladd)教授所說的”聖經是神的話,藉著歷史中(人)的話而表達”。由於聖經有這種双重的性質,我們需要做解釋的工作。

因為聖經是神的話,所以它有永遠的適用性;它在每一個時代和每一種文化中,向所有的人說話。因為它是神的話,所以我們必須聆聽並遵行。但因為神選用歷史中人的話來傳達他的話,所以聖經中每一卷書都有其歷史特性,每一份文本都受到原先寫作時的語言、時代及文化的限制(在某些情况下,也受它寫成以前的口頭歷史之限制)。由於聖經永遠的適用性與其歷史特性之间有一種”張力”,所以有解釋的必要。

問題:在聖經永遠的適用性與其歷史特性之間,我們能否只取它的永恆適用性,而不去問它的歷史特性呢?如果採取這種方式,會把聖經看成怎樣的一本書呢?

有些人只從聖經永遠適用的觀點來看它,因為它是神的話。他們往往認為那只是一本記載要人相信的教訓和要人遵行的命令集,不過在這些教訓與命令之中必然有許多揀選。

不過,聖經不是一連串的教訓與命令,它不只是一本”神的語錄”。這樣的一本書誠然可以使許多事變得容易,但幸好這不是神揀選來對我們說話的方式。相反,神揀選在人類歷史特别的環境與事件之中,表明祂的永恆真理。

問題:那麼我們怎樣去協調,聖經經文”當時當地的原意”,與神”此時此地”向我們傳達祂話語的方式這兩者之間的問題呢?

為了正確地解釋聖經經文的”當時當地的原意”,我們不僅需要知道一些適用於聖經所有話語的通则,而且還需要學習適用於各種不同文學形式(類型)的特殊规则。神”此時此地”向我們傳達祂話語的方式,經常會因不同的文學形式而有所不同。

因此,解釋聖經使學者或讀者参與兩個層次的工作;首先,我們必須聽他們所聽到的神的話,必須試著了解神在當時當地對他們說了什麼(解經)。其次,我們必須學習去聽在此時此地那相同的話語(釋經)。

問題:為什麼要討論釋經的原則?

釋經原則決定了我們對經文的解釋,有一些基本的原則大家需要同意。

我們需要討論以下這一些原則:

  1. 聖經經文的「原意」是控制釋經惟一適當的標準;而「原意」是指作者或當時教訓的人的意思,而不是你認為經文的意思。
  2. 一段經文現在的意義不可能是它原來所没有的意義。
  3. 解釋之目的不在求見解獨特;我們不是要努力發現從未為人看見的事物;我們是要按著正意來分解真理的道,如同保羅在(提後2:15)對提摩太的勸勉:「你當竭力在神面前得蒙喜悅,作無愧的工人,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

問題:有人認為,一段經文聖靈感動我的意思就是聖經的意思;因為耶穌也不是在(約14:26)也說,父神所要差來的聖靈,「他要將一切的事指教你們」;你們對這種說法的意見如何?

要回答這問題之前先要釐清一件事情;耶穌這一句話只是針對當時的使徒們說呢?還是他是對將來所有的信徒說?(約16:21,23)使用「這人」或「人」,而(約14:26)使用「你們」,比對(約16:8),「他既來了,就要叫世人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使用「世人」;很明顯耶穌的話語有針對性。

問題:當一個人說,聖靈給他「亮光」,告訴他這節經文是甚麼意思;這一句話代表甚麼?或是,他從整本聖經來看,這段經文的意思是甚麼;他這樣說是甚麼意思?

他潛意識中認為,「亮光」與「默示」是同等的。或是他認為,由於後來有多人的研究,我們如今對這一段經文的理解,比作者更清楚。

「默示」與「光照(或所謂:亮光)」的比較

聖靈光照(Illumination)的事工:

定義:“聖靈讓信徒了解神啟示話語的事工”

光照”與“啟示”和“默示”的分別:

“默示Inspiration”是神藉少數選出的信徒,用無法再重復的過程,來寫出新的聖典。

“光照Illumination”是聖靈讓所有的信徒了解已存在的啟示,繼續的過程。

“啟示Revelation”可用來描述“默示”的過程,或“默示”的結果(聖經)。

約翰福音中,耶穌在“上房說教(the Upper Room Discourse)”中指出

保惠師就是從父出來真理的聖靈(約15:26)

保惠師會教導使徒:(約14:26)「但保惠師,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來的聖靈,他要將一切的事指教你們,並且要叫你們想起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話。」

這一段經文是對使徒們講的,使徒們以後會想起耶穌對他們所說的話,這些話後來以新約聖經的方式流傳下來。所以知道每一節新約聖經的原意,是了解聖靈所教導的意思。

保惠師會為耶穌作見證(約15:26)「但我要從父那裡差保惠師來,就是從父出來真理的聖靈,他來了,就要為我作見證。」

保惠師會讓世人悔改(約16:8)「他既來了,就要叫世人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

問題:所以聖靈光照我們主要的目的是甚麼?

對於我們現在的人來說,聖靈的「光照」,主要是讓我們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而不是找到經文更新的意思。

問題:「默示」與「光照」兩者比較時,我們應該看重哪一個呢?我們能否因著聖靈的「光照」而找到超越「默示」所指原來的意思之上,所謂「整本聖經的意思」呢?

我們需要了解,「默示」與「光照」是兩個不同層面的事情。由於聖靈知道整本聖經的意思,所以「默示」原來的意思,才是整本聖經的意思。

情境( context)和内容(content):

我們讀任何一段經文時,都應該問兩種基本的問題:一種是與情境(context)有關的問題,另一種是與内容(content)有關的問題。與情境有關的問題也有兩種:歷史背景(historical context)與文意脉络(literary context)。

問題:甚麼是與情境(context)有關的問題?

與情境有關的問題有兩種:歷史背景(historical context)與文意脉络(literary context)。

問題:甚麼是與内容(content)有關的問題?

“内容”是關于字的意義、句子的語法關系,以及從哪一種抄本中揀選原來的經文。它也包括一些上述”歷史背景”中所提到的事項;例如一錢銀子、安息日可走的路程,或”高地”等等的意思。

大體上,這些是我們研究經文的意義時通常會提出的問題。當保羅在(林後5:16)說,”雖然憑著外貌認過基督,如今卻不再這樣認他了”,我們若能曉得保羅的意思是說”我們”不再”從世界的觀點”來認識基督,而不是說:我們不再”按照基督在世的生活”來認識他,這一點對于理解經文的意義來說,是相當重要的。

關於福音書的一些討論:

問題:福音書是甚麼性質的書呢?是不是耶穌自己所寫的自傳?或是耶穌的言行錄、教訓集?

福音書不是耶稣所寫的,而是關于他的事蹟之著作。因為福音書包含記述耶稣生平的叙事和許多他所說的話(教導),這些話是他一生絕對重要的部分。然而耶稣所說的話不是他寫下來的;就像書信是保羅寫的那樣。耶稣所用的主要語言是亞蘭語;他的教導流傳至今的,只有希臘語的譯本。此外,同一句話經常出現在兩本或三本福音書裏;甚至當它們在完全相同的年代順序或歷史背景裏出現的時候,每一本福音書所用的措辭很少是完全相同的。

根據2世纪的教父殉道者查士丁(Justin Martyr)的說法,四本福音書實質上是”使徒的回憶錄”。四本傳記不可能並存而有同樣的價值,但這些福音書能够並存,乃是因為它們同時記錄關于耶稣的事實、回憶耶稣的教訓,並且每一本都為耶稣做見證。

雖然我們對耶稣的了解幾乎都是這些福音書所提供的,它們卻不是傳記,儘管其中有一部分是傳記。它們也不像當代偉人的”言行錄”,儘管它們記錄了最偉大的人一生的事蹟。

歷史背景(historical context)

問題:歷史背景有哪些內容、範圍?

福音書的解經,需要我們根據耶稣的歷史背景作者的歷史背景兩方面來思想。

歷史背景首先與耶稣本身有關。但歷史背景也與個别的作者(福音書作者)及其寫作的原因有關。

問題:耶稣的歷史背景包括那些範疇?

這不僅包括了解1世纪的文化和宗教──他在其中生活和教導人的巴勒斯坦猶太教,而且要嘗試了解某一句話或比喻的特殊背景。為了了解耶稣,你必須使自己沉浸在他所處的1世纪的猶太教之中。

在這方面的歷史背景之中,有一個格外重要卻時常為人所忽視的特點,即耶稣教導所採用的形式。人人都知道耶稣經常用比喻教導人,但不太了解他使用了許多種不同的教導形式。例如,他擅長使用故意誇張的說法(誇張法)。在馬太福音5章29-30节(以及可9:43-48相似的經文),耶稣告訴他的門徒挖掉罪犯的眼睛或砍斷罪犯的手。

關於警句(epigram),箴言(proverb),類比(analogy),明喻(similitude),隱喻(metaphor),反諷(irony),自明之理(axiom)和真正的比喻(true parable)的一些思考

耶稣也擅長用箴言(例如,太6:21;可3:24)、詩(例如,太7:6-8;路6:27-28)、問題〈例如,太17:25),反諷(例如,太16:2-3),明喻(similitude:面酵),隱喻(metaphor:”你們是世上的鹽”),警句(epigram:人岂能從荆棘裏摘葡萄,從蒺黎裏摘無花果呢?)和比喻(真正的比喻;true parable:好撒瑪利亞人)。

耶稣的特殊歷史背景

問題:四部福音書記載了耶穌的許多教導,但很少記載它們的背景這個事實,如何影響我們對福音書的解釋?

在嘗試重建耶稣的歷史背景之中,這是比較困難的一方面,主要是因為四部福音書記載了他的許多教導,但很少記載它們的背景。原因在於:耶稣的言行起初是由人用口述的方式傳下來的;或許有三十多年之久。在這段期间裏,並没有完整的福音書傳下來。福音書的内容是以個别的故事和耶稣的言論(獨立完整的經文段落)的形式傳下來。許多這樣的言論是與原來的背景一起傳下來的,學者稱這種經文段落(periscopes)為”宣告故事” (pronouncement stories),因故事叙述本身只是為最终的教導而存在。

問題:那麼這種為為「”宣告故事” (pronouncement stories)」而形成的「經文段落(periscopes)」,如何影響我們對於敘事本身的解釋?

由於故事叙述本身只是為最终的教導而存在,這是我們時常發現同一句話或教導在四部福音書裏有不同背景的原因之一。福音書中主題相似的話或相同的内容,時常根據主題而歸併在一起,也是由於這個原因。

問題:耶穌教訓的場景及對象,如何影響我們對耶穌教訓的解釋?經文的氛圍是甚麼?

歷史背景也包括耶穌教訓的場景及對象是誰:耶稣所教導的聽眾究竟是他親近的門徒、廣大的群眾,或是他的敵人?找出耶稣’的歷史背景或他的聽眾是誰,不見得會影響耶穌話語的基本意義,卻會擴展我們的視野,並且時常會幫助我們了解耶稣所說的話的重點。耶穌談論所針對的對象,也影響當時談論的氛圍;影響我們該如何來解釋經文。

福音書作者的歷史背景

問題:為什麼我們也需要知道福音書作者的歷史背景?這歷史背景包括哪兩個層面?

福音書作者的歷史背景,可以包括福作者如何安排關於耶稣的資料之文意脉络;或是指當初促使每一位作者寫福音書的歷史背景。

問題:為什麼我們需要知道當初促使每一位作者寫福音書的歷史背景?

由於福音書本身是不具名的著作(意即書中並未明說作者的名字),加上我們無法確知它們的寫作地點,我們也做了一些學術上的推测。不過,根據每一位福音書作者揀選、决定和安排其資料的方式,我們可以確知他感興趣和關心的事。無論如何,這種背景的研究對於了解福音書和書信,都是同樣的重要。

文意脉络(literary context)

問題:甚麼是經文的文意脉络(literary context)?為什麼文意脉络(literary context)對於解釋一句話是很重要的事情?

D.A. Carson有一句名言,他說是他父親常講的:

A text without a context is a pretext for a proof text.

舉例:

有一些人潛意識的抽出一段經文,只看那一段經文。

例如:有人說,shakespeare莎士比亞並沒有寫語錄;他這樣說的要點是甚麼?

要點是我們有許多莎士比亞的語錄,我們把這些從莎士比亞寫它們的文脈中剪出來。而這樣的語錄,會得到一些意義,並不是莎士比亞當初寫它時的意思。

例如:大家都知道,在Romeo and Juliet羅密歐與茱麗葉中有一句語錄:

What in the name? a rose by any other name would smell as sweet

這一句話進入英文的語言中,成為莎士比亞的語錄。它的意思變成,這只是一個名字,一點其他意義也沒有(a name means nothing at all)。

但是當我們看整個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戲劇,你就知道,羅密歐與茱麗葉他們不能改變他們的名字。茱麗葉說,你還不是一樣被稱為羅密歐-蒙太古Montague,而我不能更改我的姓是凯普萊特Capulet。她不能逃脫她是一個凯普萊特Capulet這事實,而他也不能逃脫他是一個Montague的事實。而他們倆個人在戲劇結束最終的結果都是死亡;因為一個人的姓是凯普萊特Capulet,而另一個人的姓是蒙太古Montague。

所以在這個戲劇裡,當問說「What in the name?」時,名字是有許多的意義。所以當我們藉著把這句話隔離開來,我們會得到一個普遍受歡迎的意義,但那並不是原來莎士比亞的意圖。

文意脉络與某一段經文在任何一本福音書中上下文的地位有關。在某種程度上,這種上下文關系可能已經由其原來的歷史背景决定,而福音書的作者可能也知道原來的歷史背景。不過,正如我們所看見的,四部福音書中許多資料現在的上下文,是福音書作者本身根據聖靈的啟示所安排的。

我們在此所關心的事有二:其一,幫助大家了解或解釋某一句話或故事,在福音書現在的上下文中之意義。其二,幫助大家了解整個福音書創作的性質,因而能够解釋任何一本福音書本身,而不只是關于耶稣生平的一些孤立之事實而已。

文意脈絡也包括一段經文的氛圍;在咒詛聖殿的文脈,就不可能有鼓勵人繼續奉獻給聖殿這樣的教導(路21:1-4)的例子。

經文段落:

問題:甚麼是經文段落?

既然我們知道,福音書的内容是以個别的故事和耶稣的言論(獨立完整的經文段落)的形式傳下來。許多這樣的言論是與原來的背景一起傳下來的。學者稱這種經文段落(pericopes)為”宣告故事” (pronouncement stories),因故事叙述本身只是為最终的教導而存在;所以解釋福音書時需要找到它的經文段落;

關於福音書横向思考與縱向思考的問題:

然而由於福音書獨特的性質,有四本福音書,所以我們必須做兩件事:横向思考與縱向思考。

問題:甚麼是横向思考?橫向思考時需要有那些前設?

横向思考的意思是說,在研究任何一本福音書中的一段經文時,我們應該曉得其他福音書中相似的經文。但我們參考其他福音書時,我們需要知道,耶穌事工的時間有三年之久,但四本福音書中所記載耶穌的言行,只不過有兩百多個。所以我們需要假設,甚至同一句話,同一個教訓,同一個比喻,耶穌也可能在許多不同的場合重複說過。

橫向思考需要避免的一些陷阱

不要假設福音書中相似的經文,都是耶穌在同一個時間,場景講的同一句話。甚至在同一個場景的同一句話,也有可能是耶穌重複以略為不同的方式講好幾遍。同時也要記得,耶穌是用亞蘭文講,當時的人對他所講的話的記憶也是亞蘭文,成為福音書這中間需要經過翻譯的過程。

不要陷入所謂經文批判的陷阱,探討路加福音和馬太福音同時根據哪個Q版本是沒有意義的。所有的資料都是用記憶口傳,後來才成書。當時普通人所懂的希臘文詞彙不會太多,詞彙的同樣性自然很高。

耶穌所講的許多比喻都是取自當時通俗的故事或俗語,同一個比喻有可能在不同的場合,用在不同的教訓上。不要用比喻本身來侷限它的意義,需要從講比喻時教訓的文脈,來尋求比喻的意義。

在決定一個事件的時間順序時,需要證上很大的心血。

問題:甚麼是縱向思考?

縱向思考的意思是,在研讀福音書的叙事或教導時,我們應該試著了解兩種歷史背景──耶稣的歷史背景和福音書作者的歷史背景。因為福音書的許多資料都是福音書作者安排於現在的上下文中,而好的解釋可能需要先了解一句話在原來的歷史背景中的意義,然後才能正確地了解那句話在現今正典之中的意義。

問題:這種縱向需要延伸到甚麼程度?一個經文段落?整本路加福音?或甚至延伸到舊約聖經?

問題:當福音書引用一段舊約的經文時,我們需不需要從那段經文在原來舊約文脈中的意義來著手?

例如;當我們讀(路3:4)時;「正如先知以賽亞書上所記的話,說:”在曠野有人聲喊著說:’預備主的道,修直他的路!」我們需不需要從以賽亞整本書的文脈,來了解(賽40:3-5)的意義?我們需不需要根據原來以賽亞書的意思,來解釋(路3:4-6)的意思?

問題:在每一個經文段落我們都需要注意那些問題?

我們需要知道;這一段經文完整的經文範圍;耶穌教訓所針對的對象是誰?到底這一段經文的氛圍是如何?嚴肅的教導;或是誠懇的邀請;或是反諷;或是激烈的譴責?這一段經文最重要的教訓是甚麼?

問題:當路加的在一段經文段落中寫下耶穌的教訓時,我們應該認為這些耶穌的教訓是有連貫性?或只認為這些教訓只是一些錙銖集?

這個課程所採的論點是;路加在每一個經文段落所記載的耶穌的教訓,基本上是連貫的。但如果一段經文中有轉捩點,我們就需要找出它是在哪裡呢?教訓的對象及主題做了怎樣的改變?

將福音書作為整体來解釋

福音書作者在寫作福音書時採取了三個原则:揀選、编排和改寫。一方面,福音書的作者揀選了適合其寫作目的之叙事和教導。福音書的作者及其教會同時也有一些特别需要關心的事,促使他們编排和改寫所揀選的資料。

教導和命令

問題:我們該如何看待在福音書中所記載耶穌的教導和命令?

我們需要先知道一點;(太28: 18-20)「耶穌進前來,對他們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註:或作”給他們施洗,歸於父、子、聖靈的名)。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如果我們謹慎地解經,我們應該可以將福音書中耶稣的教導和命令帶進現今的世代之中,正如我們將保羅──或彼得、雅各──書信中的教導和命令帶進來一樣。

由於耶稣許多的命令都是在闡釋舊约的律法時說的,而且對許多人而言,這些命令似乎是不可能達到的理想,所以有些人便提出各種的釋經策略,來”避開”這些给教會作為規範權威的命令。

大多数的釋經策略會出現,乃是因為耶稣許多的命令似乎像律法一樣──而且是不可能遵守的律法!根據新约,基督徒的生活是基于神的恩典,而非服從律法。不過,將耶稣的命令視為律法,则是誤解了這些命令。它們不是人必須遵行才能成為基督徒或繼續做基督徒的律法;我們的救恩不是倚賴完全地服從律法。它們是以命令的方式說明,因為神先接纳我們,所以基督徒應該如何生活。不報復的倫理(太5:38-42)其實是天國的倫理──它針對當前時代。但它是以神對我們不報復的愛為依據;在神的國裏,就必須是”有其父必有其子”(見太5:48)。我們先經歷了神無條件、無限的寬恕,接下來我們就得無條件、無限地寬恕别人。有人說,在基督教裏,信仰是恩典,倫理是感恩。因此,雖然耶稣的命令是给我們的道,卻與舊约的律法不一樣。它們說明了神所愛和救贖的孩子必須過新的生活,而且除了過新生活之外,别無揀選。

 因信稱義,因信行義,因信成聖。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