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限與下限──基督徒該如何關心政治?

本文原刊于《举目》61期

于明捷

xpic6930          “基督徒應該關心政治嗎?”大哉問﹗這實在是個既重要,又實際,卻又頗有爭議,更相當敏感的話題。欲解此疑,不妨先說個小故事:十幾位大陸背景的基督徒一起聚餐,有說有笑,其樂融融。其時正值台海關係再度緊張,菜過五味後,自然聊到這一熱點話題。一時間群情陡漲,目標一致,你出謀,他劃策,大有“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之爽。

            突然間,有女聲道:“它要獨,就讓它獨唄﹗”此語一出,頓時鴉雀無聲。良久,忽有男聲答:“你再說一遍,我就揍你﹗”其後的情形,大家可想而知──不歡而散。

           這是筆者親身經歷的事。其後得知,類似情形在北美華人教會中可謂司空見慣。

            這給了我們什麼啟發呢?

四個啟示

            啟發一:在現實中,基督徒對政治,可能不是“該不該關心”的問題,而是“如何關心”的問題。生而為人,欲與政治絕緣,實非易事。誠如孫中山先生所言:政治就是眾人之事。也就是說,兩三人之間,就難免有政治。

            啟發二:生活在資訊化時代的我們,比古人更難“兩耳不聞窗外事”,而窗外事中少不了政治。因此,現今的基督徒更難遠離政治。

            筆者兩次親身感受美國大選的氣氛,目睹許多美國基督徒對總統選舉的熱衷。其狀若非親見,實難想像。

            啟發三:中國社會以官為本,中國文化以民族和國家為重,所以才有“學而優則仕”、“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位卑未敢忘憂國”之說。欲叫中國的基督徒不談政治,可謂難上加難﹗難怪在中國有“文化基督徒”、“政治基督徒”。更何況眼下,中美關係、中日釣魚島爭端,國內的貪腐、民主化等問題,正難解難分呢﹗

           啟發四:基督徒的政治觀點可能不同,有的甚至截然相反。這有可能導致爭端,危及在主裡的合一。所以,“如何關心政治”,就更要重視了。

            怎樣理解?

            既然現實如此,為什麼還有基督徒主張遠離政治呢?

            古往今來,有不少基督徒不僅主張遠離政治,而且這樣做。從主後3、4世紀的沙漠教父們(Desert Fathers),到流傳至今的“修道主義”(monasticism)者;從宗教改革時期興起的重洗派(Anabaptists),到至今遍佈世界各地的弟兄會(Brethren);從深受時代論神學(Dispensationalism)影響的美國教會,到中國的“聚會所”,及許多家庭教會,基本上都屬於這一類。究其原因,與對如下經文的理解有關:

             第一,基督徒是客旅,是寄居的(參《來》11:13;《彼前》2:11),像主耶穌一樣不屬於這世界(參《約》17:16)。

             第二,現階段這個世界的王是魔鬼(參《約》14:30;《約壹》5:19),是黑暗在掌權(參《路》22:53)。

             第三,所以,基督徒不應愛世界和世上的事(參《約壹》2:15),應思念天上的事(參《西》3:2)。

            其實,這幾節關鍵的經文,應放在整本聖經裡,平衡、整全地去理解,否則就會有失偏頗,或流於淺表。根據聖經整全的啟示,需要辨明的是:

寄居客旅≠無所事事

            基督徒雖不屬於這個世界,但不等於在寄居的歲月裡可以蹉跎光陰。相反,基督徒是愛惜光陰、肩負使命的人。基督徒與上帝同工同行,殷勤、堅韌,成為世上的鹽和光,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如明光照耀(參《腓》2:15)。誠如此,怎麼會不與政治發生關係,不對政治產生影響呢?

魔鬼掌權≠上帝棄權

            掌權有兩種,一種是合法獲得,另一種是非法竊據。魔鬼掌權屬於後一種。耶穌復活後,向門徒頒佈大使命時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參《太》28:18)。這說明魔鬼掌權不僅非法,而且上帝已經收回主權。基督徒應代表上帝,堂堂正正地去接管被魔鬼竊居的領地。

           這個世界曾是、已是、還是天父的世界。這樣看來,基督徒不僅應關心政治,還應積極地參與政治,拓展上帝的國度,使上帝的旨意行在地上的政治領域,如同行在天上(參《太》6:10)。

 關心政治≠貪愛世界

          聖經告訴我們:上帝最恨惡人拜偶像,因為這破壞了人神之間直接而親密的關係。貪愛世界,就是把世界當成偶像。但是,關心政治不等於貪愛世界。相反,你若與上帝同工,就不可避免地要與世界和世上的事打交道,其中當然也包括政治。因為,是上帝在維護著這個世界(參《來》1:3),我們是上帝的管家。我們不僅肩負著領人歸主的“生養”之責──福音使命(Gospel Mandate),還承擔著“治理這地”的管家之責──文化使命(Cultural Mandate)(參《創》1:28;《太》28:18-20)。

             難怪歷史上有許多基督徒積極參與政治,有的還成為了偉大的政治家。從加爾文(John Calvin)對日內瓦的治理,到凱伯爾(Abraham Kuyper)在荷蘭的政績;從宗教改革後在英國出現的異議者群體(Dissenters),到“五月花”號上的天路客(Pilgrims);從美國的建國之父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到美國前任總統小布希(George Bush,Jr);還有各不同宗派的教會及獨立教會,難以勝數。

xpic9583上限下限

            既然基督徒不可能、也不應該遠離政治,那麼,我們就又回到“基督徒該如何關心政治”這一現實問題了。當然,這涉及教會與政治的關係,以及如何處理基督徒之間政見不合等。不過,如果我們真正明白了本文上面的3個“不等式”,回答這些問題就不難了。

            對於關心、甚至從事政治的基督徒,有2個至關重要的原則:

            第一,不能貪戀政治,即,不能以政治為偶像,受其轄制,以致破壞自己與上帝的關係。此原則應為基督徒涉政的底線。政治涉及權力,而權力關乎名利,所以,政治是帶有誘惑力的。基督徒必須保持高度的警覺,以避免被政治吞沒和異化;更不能假藉上帝和信仰之名,達到個人攫取權利的目的。

           第二,不能忘記基督徒的政治理想,是“願父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參《太》6:10)這一原則應成為基督徒涉政的上限──雖目標高遠,然心嚮往之。

           上下限之間,是涉政基督徒的用武之地,有足夠的施展空間和選擇餘地。

免於鬩牆

           需要指出的是,雖然上帝對國度的治理是難以測度的,但有一基本原則是確定不移的,那就是“義”,這是聖經中反復強調的(參《伯》8:3,37:23;《詩》99:4)。《以賽亞書》告訴我們:上帝“必以公平為準繩,以公義為線鉈”(《賽》28:17),因為一切不義都是罪(參《約壹》5:17)。

           “義”的原意是,“對、正確、合乎標準”。而“罪”的本意,就是“沒有達到標準”,所以“不對”。當人對時,就是“義人”;當國家對時,就是“公義之國”。所以,義有2個指向──人和國家。

            因此,在現實的政治中,基督徒的政治主張有2個要點──人的尊嚴(人 對)與社會公義(國對)。然而,前者並不一定與當下的所謂民主、自由、人權為伍,後者也不一定認同現今的福利主義及社會主義。關鍵還是要回到“人是按照上帝的形象和樣式被造的”(參《創》1:27),只有幫助人活出上帝的形象與樣式,才是真正維護“人的尊嚴”,社會也才能有真正的公義。

           為此,基督徒不能認同一切使人性進一步墮落和扭曲的政治主張,例如,同性婚姻的合法化。

           由於世俗政黨在政治理想上多偏離,甚至詆毀上帝的旨意,又常因黨派利益而相互攻訐,且要求黨員對其效忠,所以,基督徒最好不要委身於某個世俗政黨和政客。如已加入某政黨,也不要介入黨派爭端。如有可能,最好保持獨立的政治立場,自主地表達政治主張。這一點對教會來講,尤為重要。

           至於基督徒之間常有的政見不合,如能明白和遵循以上的原則和方法,就不至於“兄弟鬩牆”了。

 需加辨明

           最後,還要就“政教分離”說幾句話。自宗教改革以後,政教分離似乎成了不能違背的“天條”。然而,至少有4種政教分離,需要加以辨明:

           1. 宗教改革初期,歐洲封建領主所支持的政教分離:其目的是要擺脫羅馬教皇的控制。當這一目的達到以後,不少國家又恢復政教合一,國王即是君主,又是教主。其中,英王亨利八世(Henry VIII)最為典型。

           2. 重洗派與弟兄會等所追求的政教分離:認為世俗政權屬乎撒但,無權干涉上帝的教會;教會也不應介入世俗政治。這是一個相當徹底的政教分離。

           3. 改革宗與長老宗教會、清教徒和美國國父們所建構的政教分離:相信教會和政府是上帝在現世設立的兩個體系,二者各有各的目標、規則和功能,既各自獨立,又相互聯繫,都在上帝的主權和治理之下。所以,此政教分離絕非“神政分開”。美國就誕生於這一理念。

            4. 當今世俗主義和無神論者所推行的政教分離:無視上帝的主權與治理,旨在限制教會的影響力。

           在這4種政教分離中,第三種更合乎聖經。它是人類花了1,500多年的時間,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才摸索出來的。時至今日,我們對這一問題應該有更深的看見。教會由聖徒組成,但社會不是;在教會中上帝的旨意可以自由運行,但在社會裡還不行;教會雖有別於上帝的國,卻是其代表和預表,但社會不是……

            如果教會控制政府,那麼勢必會人為地把許多稗子帶進教會;如果政府控制教會,則上帝的旨意和國度就會被人為地阻撓。如教會遠離政治,則無法拓展上帝的國度,彰顯上帝的榮耀。

            教會可以與政府並行不悖;教會不應與政治絕緣,也不應熱衷於政治;教會應為政治提供理想、方向和原則,但不應成為“政治論壇”;教會有責任鼓勵和教導有政治呼召和政治才幹的信徒,但教會不應成為一個政治團體;教會可以認同某個黨派或政治領袖的政策、主張,但不能效忠或與之結盟,也不可進行幕後操縱。

           最後,讓我們以主禱文中,主的心願來收筆:

           “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直到永遠。阿們。” (《太》6:9-13)

 

作者為教會牧師並從事領導力、文化比較等方面的研究與培訓工作。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